AG百家乐-劳力士AG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新聞中心

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西大 > 正文

廣西大學新聞學子赴大苗山發現鄉村振興之“美”

作者:周仕興     編輯:賈琦艷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發表于: 2022-07-19 09:08  點擊:

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ad2ea8388ff94f5abe56656da3c3e376

 

7月8日至11日,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發現美傳播美 文化傳播賦能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前往融水苗族自治縣,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探究電商助農效能,學習基層黨組織建設經驗以及拍攝鄉村振興題材微電影,多方面了解融水鄉村振興建設情況,并站在新聞傳播視角,發現苗鄉建設之美,傳播鄉村振興之美。


 

暑期社會實踐隊合照。趙云梓 秦磊 覃方平 攝

走進苗寨 感受非遺魅力

7月8日,實踐隊來到夢嗚苗寨體驗非遺制作工藝,探尋蘆笙、苗銀、苗族織錦和亮布等非遺文化的發展歷程及傳承情況,深入了解夢嗚苗寨通過產業帶動扶貧的舉措和經驗。據了解,夢嗚苗寨是自治區易地移民搬遷扶貧試點,以民族風情展示和民俗休閑體驗為特色,把苗族村寨獨具特色的非遺文化資源轉化為促進傳承發展、提供就業崗位、增加群眾收入的新路徑,使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融合。


苗族婚嫁表演。趙云梓 秦磊 覃方平 攝

 

夢嗚苗寨夜景。趙云梓 秦磊 覃方平 攝

在苗族銀飾非遺體驗館內,精美的銀飾吸引了同學們的目光。苗銀鍛造技藝傳承人馬貴兵向同學們介紹,銀飾的制作要經歷鑄煉、錘打、拉絲、搓絲、掐絲、鑲嵌加固等程序,才得以形成一件精美的苗族銀飾。

蘆笙非遺手藝人馬貴光是家族制作蘆笙技藝的第三代傳承人,他從18歲開始學習制作工藝,距今已有26個年頭。馬貴光用蘆笙向師生們演奏了幾首獨具苗族特色的樂曲,并熱情地向同學們介紹蘆笙選材、制作和調裝的流程。


 

非遺手藝人馬貴光展示制作蘆笙的過程。趙云梓 秦磊 覃方平 攝


苗族銀飾

穿戴著苗族特色服飾的姑娘。趙云梓 秦磊 覃方平 攝

師生們還觀看了當地織錦和亮布的制作過程,精巧的織布機和獨特的錘布工序讓同學們眼前一亮。這些古老、質樸、美麗的手工技藝在大山的苗寨中代代延續,成為融水苗鄉獨特的風景線。同學們紛紛用影像與文字記錄這些苗族的獨特工藝和手藝人的故事。


織錦使用的織布機

村民們正在制作亮布。趙云梓 秦磊 覃方平 攝

知行合一 探究電商助農效能

社會實踐隊一行還走進融水苗族自治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參觀電商企業品牌展示區、一鄉一品展示區、大數據中心、培訓中心和O2O扶貧體驗館等場地,并了解電商服務中心作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的落地與實施情況。隨后,師生們與中心工作人員就電商中心發展歷程、業務模塊、現階段面臨的困難與機遇展開交流。


融水苗族自治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展示區


參觀黨群工作室


師生們與吳主任進行溝通交流

深入調研 記錄麻洞孝賢之美

“叔叔阿姨好,你們平常在忙什么呀?生活過得怎么樣?”7月10日上午,實踐隊深入調研鄉村振興政策落地實施后新國村麻洞屯的建設情況,并采訪村民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走在村道上,隨處可見村民家門口粘貼的手寫家訓牌、“二十四孝”文化手繪墻和村規民約展示牌。干凈整潔的鄉村、獨具特色的庭院、善良熱情的村民,不僅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他們在實踐調研中真切感受到鄉村振興的發展。

此外,實踐隊還走進融水苗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與融媒體中心記者面對面交流,了解人員配備、硬件建設、采編播發工作和媒體融合運行等情況。


麻洞屯新大門


麻洞屯“微庭院”

社會實踐團隊了解麻洞屯的孝賢文化


曾書記正在介紹黨群共建“門前三包”責任牌和家訓牌

實踐隊在融水縣級融媒體中心參觀交流

深入田間地頭 講訴奮斗者的故事

 

7月8日,在為《苗家的明月》微電影進行簡單的開機儀式后,實踐隊微電影拍攝小組便走到融水的田間地頭取景拍攝。他們拿著相機、無人機和錄音話筒等設備踏上種植著水稻的梯田和麻洞屯、西洞屯等多個拍攝地點,力求用鏡頭展現融水的山明水秀和人文風情。

微電影的主創人員就劇本創作、腳本撰寫和場景演員協調等方面做了將近一個月的準備。最終,團隊將呈現一部時長為10分鐘,內容為從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畢業的選調生楊寧到融水從事鄉村振興工作的微電影作品。


拍攝團隊合影。(本組圖片均為趙云梓 秦磊 覃方平 攝)

在為期4天的實踐活動中,實踐隊一路走、一路學、一路看、一路思,深刻感受到鄉村振興引領下融水苗鄉的新變化,并將拍攝的照片、撰寫的文稿形成圖文并茂的公眾號推文和新聞稿件,展現融水縣鄉村振興發展變化,傳播融水之美。實踐隊的同學們還通過走訪調研,記錄鄉村振興中的難題困境,探尋解決方案最終形成調研報告,助力鄉村建設。

實踐活動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今后將加強專業學習提升自我,以實際行動書寫時代華章,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通訊員 陸雪雯 古悅璇 趙云梓 黃家池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仕興)

 

 

編輯:賈琦艷

上一條:發現苗鄉建設之美 傳播鄉村振興之美——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走進融水苗族自治縣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下一條:[聚焦三農]大雨來了,水稻生產該怎么辦?


百家乐注册开户送彩金| 阴宅风水24山分金| 百家乐官网游戏新| 网上大发扑克| 百家乐翻天qvod粤语| 萍乡市| 汇丰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平台哪个好本站所有数据都是网友推荐及提供 | 百家乐官网网络视频游戏| 大发888出纳柜台 2014| 百家乐官网长龙技巧| 大发888娱乐软件| 澳门百家乐打法百家乐破解方法| 百家乐官网最好的平台是哪个| 六合彩现场开奖| 疯狂百家乐游戏| 澳门百家乐娱乐开户| 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 乐九百家乐官网游戏| 大发888真钱客户端| 百家乐官网高手qq| bet365娱乐场注册| 大发888娱乐游戏注册| 百家乐开户优惠多的平台是哪家| 百家乐官网游戏免费试| 百家乐官网投注技巧球讯网| 凯斯娱乐| 皇冠网代理| 猪猪棋牌游戏| 大发888官方指定| 百盛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澳门百家乐官网有赢钱的吗| 唐人博彩论坛| bet365体育开户| 老虎机的规律| 大发888娱乐官方| 为什么百家乐玩家越来越多选择网上百家乐 | 凤凰百家乐娱乐城| 网页百家乐游戏| 百家乐网上公式| 百家乐怎么玩能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