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resource.cloudgx.cn/files/gxapp/News/202207/14/920164.html?isshare=1&_t=1657773200
7月9日,第一屆西部陸海新通道工程學術論壇在廣西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分別以主論壇和分論壇形式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陳云敏,中國工程院院士、廣西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教授鄭皆連等出席論壇。
在主論壇上,廣西大學校長韓林海在致辭中指出,西部陸海新通道作為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是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的橋頭堡,2022年以來,廣西不斷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發展。廣西大學作為廣西唯一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必須胸懷“國之大者”,積極融入國家和自治區的重大戰略,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工程的實施貢獻西大力量。
論壇現場。
在特邀報告環節,自治區發改委黨組成員樊一江作題為“‘十四五’高水平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報告,指出西部陸海新通道是新發展階段國家戰略持續調整、支撐新發展格局構建的重大舉措。陳云敏作題為“固廢處置科技挑戰及余泥渣土規模化利用技術”的報告,就固體廢物處置現狀及科技挑戰、余泥渣土分類分級及利用途徑、余泥渣土規模化利用關鍵技術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闡述。同濟大學副校長顧祥林教授在線上作了題為“混凝土結構全壽命設計與維護”的報告,以環境和荷載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結構性能隨機演化為主線,通過材料和構件兩個層次揭示了性能演化機理,定量描述了性能演化過程。
在分論壇,來自多個土木工程交叉學科的學者作了精彩報告,展現了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第一屆西部陸海新通道工程學術論壇旨在積極發揮“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學科群在重大基礎設施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方面的優勢,聯系多方各領域優秀學者,圍繞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面臨的重大前沿科學難題和技術瓶頸開展學術攻關研討,共助區域發展。